綠色消費新浪潮的沖擊下,家具企業如何踏上新征程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中,當前家具行業到底形勢如何2月28日,廣東省家具協會舉行會員代表大會,邀請行業大咖各抒己見,把脈未來發展。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針對中國家具行業情況和展望在大會上作了報告。以下內容根據朱理事長的發言整理。
家具行業增速放緩 出口十年來首降
2016年,家具行業是全國消費品領域里增長比較快的行業。不足行業10%的微小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期增長8.57%,累計完成利潤537.48億的成績。而家具的產量一年也實現了7億946萬件的產出,同比增長1.27%。雖然只是微小企業的數據,但也可以估測家具行業在2016年總體是增長的。而僅僅8.57%的增長,也使2016年成為繼2013年14.3%,2014年10.9%,2015年9.3%的增長后第三年增速放緩。數據的對比凸顯了家具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第一、家具出口面臨重大考驗。近十年來,家具出口都是130%的增長,去年是首度下降。一方面由于國際貿易形式的變化,世界各國的經濟都不景氣,我們出口的困難也無可避免。第二是人民幣匯率上升的影響,第三是國內的物價上漲、運費上漲以及貿易量的摩擦等等帶來的影響。
第二、經濟下行壓力變大。國內的銷售增長緩慢造成了家具行業2016年普遍感覺收益較差,下行的壓力較大。
第三、產業結構調整,環保壓力加大。家具行業逐漸成為環保的重視基地。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轉移、停產的政策都對行業施加了壓力。除了環保問題之外,行業占地大、用人多、稅收少的問題也都造成了家具行業在發達地區的壓力。
供給側改革倒逼行業轉型升級加速
2016年各個企業都有壓力但整體向好,當前的緊要任務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改革,實現家具行業包括技術、產品等從中低端到中高端的全面發展。
從當前家具業現狀來看,去年部分企業的轉型升級出現了成效,上市公司增加的很快。同時大型定制家具企業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長證明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現代科技改造生產是可以實現快速發展的。家具行業已經具備了工業3.0或者4.0的雛形,市場需要的定制產品基本都能夠生產,但定制的概念依然模糊。定制并不是只按客戶的需求生產產品,而是在大規模定制的理論指導下采用定制的生產手段,同時利用好大數據、互聯網指導生產。現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已經成為家具行業的發展新動力,一些大型企業及大型的賣場都在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電商銷售模式,它將在未來將改變家具行業的經營模式。
雖然家具行業出口額有所下降,但產品品種、質量、銷售方式和出口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轉變,由過去代工為主到現在國外自營、銷售為主。家具行業1/3的產能是出口的,中國在世界家具行業領域已經成為一支很重要的力量。雖然美國新總統上臺會對中國的家具行業造成一些影響,但不會立刻完全替代掉。此外,2016年我們的家具展覽也發展成規模,全年家具展覽面積超過了200萬平米,成為第三方的交易市場。展覽通過經銷商把企業賣給消費者,同時又把一些市場信息反映到企業,促進了這個行業快速的發展。
品牌創新、服務升級成突破關鍵
2017如何從去年的基礎上尋求突破呢,有四個方面也許可以成為切入點。
第一、實行新常態下的轉型升級。一個方面是產品結構上要轉型,第二是加工制造要提升,我們有很多機器但卻缺乏操作設備的人才。第三是不斷創新服務,由生產型變成生產服務型企業。
第二、堅持品牌建設和創新。品牌建設已是老生常談,目前全國有七千多個品牌,現在正逐漸形成以品牌為中心的產業集群。知名企業賣的產品不僅僅是自己的,還有其他人的產品。而上市公司也出現了以它為中心的產業集團,進一步增加了行業的集中度。
第三、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這在國家2025的計劃被明確提出,但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實現。增強行業知名度可以有效的解決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重組提高知名度,但一些行業質量差的落后產能就將逐漸被行業淘汰。
第四、加強產業集群的建設。當前通過家具協會命名和組織的企業集群全國有46個。這些集群要進一步加強專業化的合作,堅持做好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是生產家具企業成熟的表現。類似于廠家拿錢提貨,消費者也要先定貨再生產,這是行業的一個良性的循環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原標題:出口十年首度下降 連續三年增速放緩的家具行業該如何破局